找回密碼
 注冊
查看: 5787|回復: 0

和孩子一起長大

[復制鏈接]
樓主
發表于 2014-6-22 23:56:55 | 只看該作者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和孩子一起長大
五年級四班王鐸爸爸    王超斌

按照老師安排,讓我和各位家長探討一下孩子的教育問題,我感到壓力很大,因為我感覺我們每位家長談起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見,所以總感到有些班門弄斧之嫌。
今天,我和大家交流三個問題。
首先,孩子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,尊重他。
我想問一下各位家長培養孩子的最終目標是什么??赡苡懈鞣N各樣的回答,有各種各樣具體的對照,但萬變不離其宗,說到底就是讓孩子幸福,我認為其實是就是幫孩子寫好一個大寫的 “人”字。孩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,就會有什么樣的生活,就會有什么樣的幸福。
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,導致了人們信仰缺失、物欲膨脹、價值取向多元,好像每個人都可以主宰世界,很多人又好像都是飄在離地三尺的塵埃,始終落不下來,當然這里面也有我們家長自己。在孩子的作文里發現有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和審美觀這幾個詞,我沒敢問那是什么意思,因為我有時也困惑,也不一定給孩子能說清楚,需要我們和孩子用一生去領悟。社會發展就像是我們學過的正弦曲線,始終向前但又上下振蕩,今天這樣是對的,明天又那樣是對的,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我們的孩子和我們自己,也影響著我們每一個家庭。在這個浮躁的世界里,我期望孩子有甄別真、善、美和假、惡、丑的能力,希望他成為具有優良品質、堅強意志、有勇于承擔責任的魄力和能力的人。
其次,要立體的認識孩子,相信他。
一是要準確認識孩子。每個孩子的天資是不同的,性格也千差萬別,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中心,父母都會放在手心,生怕碰了、摔了。其實磨煉孩子的道理大家都懂,應該讓孩子去摔打,去鍛煉,但卻很少付諸行動,主要原因就是不放心孩子,認為孩子還小,其實根本就是不認識孩子,孩子是一個個體,他不是我們的附屬,更不是實現我們理想的人,孩子本身就有適應、感知社會的能力。記得王鐸剛學會走路,能圍著茶幾轉圈,也長了幾顆牙能吃點東西,那天我休假在家,坐在茶幾前給他剝松子吃,他在我對面,第一顆我放他跟前,他吃了感覺很香,第二顆放我跟前,他轉了過來吃了,依然好吃,第三顆我來回在兩人之間的茶幾上移動,他轉了兩圈沒吃到,停下不走了,等了幾秒鐘,用他那小小的嫩嫩的略帶點汗的小手往茶幾的玻璃板上一扒,腿往上一掛,很高興地把松籽吃到嘴里,那時就剛一歲的樣子,這讓我很震驚很感動也很激動,那一刻起,我對他就刮目相看了。我們可能都給孩子買過小自行車,王鐸剛上中班,家里買了輛小單車,后面有倆輔助輪,當天買回來,我就把兩個輔助輪卸了,姥爺姥姥不樂意了,說會把孩子摔壞的,我和他媽媽沒有理會,結果孩子很快就學會了,很少從車子上摔下來,后來就是摔倒了,他也會自己爬起來。社會上每天發生著故事,通過電視、電腦、手機短信和微信不斷地充斥著我們的內心,改變著我們的看法,有的是真的,有的是假的,我們做家長的也是社會的學生,一些極端的事情也讓我們無話可說,老人倒了扶不扶、碰見壞事管不管、公交車上讓不讓座等問題也在考驗著我們大人,我覺得要讓孩子和我們一起多吸納社會的正能量,感受社會的正義與力量,相信正義始終會戰勝邪惡,把在學校學到的美德故事發揮到極致。
二是要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,讓他獨立起來。孩子會走路以后,除非生病,我們抱他的次數都數的過來,就是走路摔倒了,我也很少扶他起來,我覺得人生中這些事太多了,小事我們幫他做了,讓他做大事,這是不可能的。記得他四歲時,我經常帶他上南郭寺,從家里出發,帶上吃的喝的徒步從靠西邊的小路爬到最高處,休息片刻,再從大路走下來,記得有一次往回走到天慶家園那個位置時,他實在走不動了,我就抱了50米左右,放下繼續走,經常鍛煉,他的體質、意志都得到了鍛煉,有了獨立的性格。
三是不把學習作為評價孩子的標準,努力培養孩子的好品質。學習好當然好,但學習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,這一點我不認同?,F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,現在的生活也是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,孩子的未來卻任重而道遠,他們比我們的擔子更重,卻與他們的經歷、他們的擔承極不匹配。所以,盡早對他們放手,讓他們走出家庭,走向社會,去鍛煉,去磨煉是最重要的事。
第三,獨立思考問題,培養他。
孩子的學習可能是部分家長最憂心的事,因為學無止境,永不停止。我今天想說的是,定好孩子的教育目標,圍繞這個核心去管理孩子,他的學習一定是沒問題的。不能就學習而談學習,必須跳出這個圈,否則就是成績好也肯定是書呆子,到了最后肯定是有文憑沒水平,有智商沒情商。
學習上,我們很少參與,讓他發現學習的樂趣,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,讓他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,是當前的中心工作,要把學習變成他的一種自覺行為。
作為父母,我覺得做好以上三點會對孩子的學習有所幫助,一是做學習的模范。因為知識更新很快,一定要學在孩子前面,不是學課本知識,而是學社會知識,給孩子傳授分析、判斷問題的能力,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。二是給孩子一個安穩的家,要讓孩子感到很安全。孩子的內心都是很脆弱的,大人的行為給孩子造成的陰影一旦形成就很難抹去,影響一生。三是要形成家庭、學校和社會的合力。積極配合老師完成學校未完成的教育,做好延續和擴展,努力搜索社會正義資源,如感動中國頒獎典禮、開學第一課等電視節目,或者一篇有感染力的文章、一部電影等讓他自己說出寫出感想,從而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態勢,讓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。
孩子從呱呱墜地開始不斷帶給我們快樂和驚喜,孩子是一張張白紙,需要我們幫他握好筆書寫人生,他們需要我們用畢生的精力去栽培,去呵護。孩子是一棵棵小樹,家長就是拿起斧頭砍去小樹周身枝丫的人,這個責任,誰都不可替代。

手機版|天水市實驗小學門戶網站 ( 隴ICP備19004291號-1|隴公網安備 )

地址: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合作北路34號

電話:0938-8383205

? 2001-2023 版權所有 天水市實驗小學

本站支持IPv6訪問 GMT+8, 2023-9-6 06:59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
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-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熟女_玉昭令_边缘战士